首页> 行业新闻> 新闻详情
3年完成工业投资2235亿元 引导逾六成规上企业完成技改
来源网络      作者:拾牛网络      时间:2015-08-10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如何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摆在各地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题”。惠州已给出答案。近日,市政府正式印发了《惠州市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了未来几年工业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其焦点就在于创新研发和技术改造。

《计划》提出,重点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创新提质工程、产业集聚工程、制造业智能化工程、绿色低碳工程等五大行动。根据计划,惠州3年间要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235亿元,到2017年末要引导逾6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惠州还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推动50家以上企业“机器换人”。

然而,惠州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较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机器换人”还缺少经济适用型先进装备的支撑。为此,该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在重点行业推进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并适时编制《惠州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

同时,惠州还将推进“互联网+”,开展“两化”融合专项行动,并每年统筹安排建设资金扶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以及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后补助、创业投资及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到2017年末,规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要达19%,新型研发机构要达10家。

据介绍,2015—2017年,惠州市、县财政将总投入不少于30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市政府还将定期组织对各县区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和指导,对推进工作较好的县区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县区领导进行约谈。

新一轮技改3年工业技改将投逾800亿元

企业要转型,技术先得跟上。该计划明确,在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方面,至2017年末,要完成省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3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235亿元,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800亿元以上,年均增幅20%左右,并引导6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000万元的企业600家)。

互联网+”大潮下,惠州将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制定《惠州市“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云计算+制造业”云服务和“互联网+工业设计”等新模式发展。在家电、家具、纺织服装、建材、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开展“两化”融合专项行动。

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惠州还将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工业领域共性技术开发、研发设计、质量认证、试验检测、电子商务、信息服务、资源综合利用、人才培训、第三方中介组织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支持现有公共服务平台的升级改造。另外,惠州还将组织政银企技术改造项目对接活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荐优质技术改造项目。

根据规定,2015—2017年,惠州市、县财政投入总量不少于30亿元(市、县两级财政3年各投入不少于15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1亿元,并落实技术改造事后奖补政策,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

创新驱动发展培育一批世界前列的创新型企业

创新是企业的生存之道。惠州将培育一批创新能力、规模与品牌位居世界前列的创新型企业。到2017年末,工业企业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126家,3年累计增加45家;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620件以上,工业企业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320件以上。

市政府方面介绍,惠州将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制定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扶持办法,每年在市科技专项经费中,统筹安排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资金,以股权投资或无偿扶持方式,鼓励企业自建或联合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记者走访发现,由于资金不足、融资渠道有限、技术人才欠缺,很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难以提升。为此,惠州将打造“创业苗圃(前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孵化链条,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实施后补助、创业投资及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制度。

技术创新研发出来了,还要有科技成果转化展示平台。惠州打算把“云博会”培育为城市名片和创新资源聚集的重要载体。同时,推动北斗装备制造和应用产业联盟、LED产业联盟等组织快速发展,创建更多对接平台。

在品牌建设方面,惠州计划修改完善《惠州市名牌名优产品和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奖励办法》,深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重点推动大亚湾的新型化工材料、仲恺的电子信息、惠东的女鞋、惠城的男装和丝光棉、博罗的休闲服装产业等区域品牌建设。

制造业智能化先进装备制造企业2017年要超180家

智能装备制造业在惠州较为薄弱,惠州将努力补齐短板。到2017年末,要推动惠州6家企业纳入省级以上两化融合贯标试点示范,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要达到180家以上,培育建设1个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年产值超亿元智能制造骨干企业3家,3年要累计推动50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改造。

惠州将制定支持企业实施“机器换人”的政策措施。以电子信息、汽车配件、家用电器、金属制品、纺织服装及制鞋等行业为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

市政府方面表示,惠州将根据现有智能制造产业基础、技术支撑、人力资源等条件和潜在优势,围绕惠州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制造、家电家具等产业智能化改造,重点在工业机器人、智能专用装备、数控系统加工设备、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领域培育建设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将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推荐列入“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低碳生态发展要完成3个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

在工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惠州谋求低碳生态发展。到2017年末,要完成省下达的电机能效提升累计达45万千瓦,完成3个产业园区(基地)循环化改造,推动65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此外,节能降耗、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任务,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控制都要在省下达的目标范围内。

惠州将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和清洁生产,着力推进钢铁、建材、化工、石化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并继续深化粤港清洁生产合作,逐步扩大“粤港清洁生产伙伴”标志企业规模。

节能环保产业也是惠州今后着力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根据计划,将重点发展新型环境监测与防护设备、清洁能源、清洁生产新技术及其设备、“三废”处理与资源再生利用技术与设备、可完全降解材料等环保高新技术产业。

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完善落后和过剩产能市场化退出机制,强化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约束机制,综合运用差别电价、补助资金、准入条件、行业标准等政策措施,促进落后和过剩产能加快退出。

对于工业污染源治理,将强化电厂、水泥等重点行业的脱硫脱硝运行管理,全面推动工业锅炉污染整治,制定实施规划积极推行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并完成石油炼制和化工等重点行业有机废气排放的综合治理。(南方日报记者周欢)

相关热词搜索:工业强基机器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