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新闻> 新闻详情
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
来源网络      作者:拾牛网络      时间:2015-08-27

文/本刊记者茅力元

历经沧桑八十载拳拳报国赤子心

他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工业新时代的推进者,他就是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36年前,柳百成和他的51名同伴曾经历过在邓小平的领导下的伟大变革,1978年12月,他作为访问学者团的领队,成为改革开放之初亮相美国的首批中国学者,开启新一轮公费出国留学的风气。这不仅是历尽劫难的泱泱大国敞开大门勇敢迈进转折期的伟大时刻,也是柳院士人生最为生动的注脚与最值得铭记的时光,因为柳院士就是这一时刻最为直接的见证人。

36年过去,在2013年年初,百余名院士和专家受邀参加了中国工程院启动的“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咨询项目。2014年年初,中国工程院向国务院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建议,马凯副总理专门听取了汇报,并表示了赞同,他提出由工信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正式起草《中国制造2025》文本。经过紧张策划,反复研究,多次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几经易稿,最终形成了正式文本;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制造2025”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即将走上制造强国之路。柳院士正是“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咨询项目及相关研究的积极参与者。

先进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已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我们想邀请您谈谈这样的战略提出,对我国制造业有怎样的意义?

柳百成: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约占世界的20%,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是,总体上看,大多数产业尚未占据世界产业技术制高点,仍不是制造强国。我国制造业在自主创新能力、核心及关键共性技术、信息化融合程度、质量效益、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等方面仍与世界先进水平有明显差距,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中国制造2025》是建设制造强国的纲领性文件,它对构成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具体指标进行逐项的分析和预测,将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步,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将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在创新能力、两化融合、强化基础、绿色发展、质量效益等方面将迈上新台阶。

未来10年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也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在重大工程及重点领域取得决定性的突破和进展。

先进制造业:两化融合强调的重点是“融合”。但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工业化还是信息化,相比发达国家,我们都还有很大差距。可否请您谈谈在《中国制造2025》中,如何实施的具体步骤?

柳百成:尽管当前我国信息化与工业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但仍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基础薄弱等。因此,两化融合工作任重道远。

《中国制造2025》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着力夯实工业基础,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水平,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需求,加快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我们正面临着新一轮工业革命,一定要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努力推进智能制造。已经具备数字化制造基础的航空工业和汽车工业,更要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建立智能制造示范平台。当然,数字化基础较差的企业,也要制定分步实施智能制造路线图,根据自身情况逐步推进。

先进制造业: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要大力加强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的研发。为推动工业基础能力迈上新台阶,在您看来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柳百成:《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特别是要促进长期制约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以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当前,要凝聚共识,大大加强制造业应用基础共性技术(也可称之为竞争前技术)研究,特别是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的研究,这是实施创新驱动、提升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的前提。

我刚从美国考察回来。“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指导委员会的多份咨询报告再三强调:虽然美国学术界的原创新性研究,和企业家的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能力都很强,但是缺乏一个竞争前共性技术研发的平台,称之为“鸿沟”或“死亡谷”。为此,美国提出要建设15到45个“制造创新研究院”,组成“国家制造创新网络”。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单靠企业不行,要建立产、学、研、政协同创新联盟,要建设一批专门从事竞争前共性技术研究的制造创新研究中心,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努力,争取到2025年,主要的关键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初步实现自主保障,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较为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编者按: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之际,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中国制造2025》是着眼于整个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变革大趋势所制定的一个战略性的纲领性文件。它不仅要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稳定发展,还要在应对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当中,实现高端化的跨越发展。柳百成院士幸运地参与及见证了文件制定的全过程。

如今,年华逝去,柳百成院士却依然精神矍铄,奋斗在科研第一线,他当之无愧是新中国制造工程科技发展长河里的一名开拓者。在中国不断向前发展的峥嵘岁月里,像柳院士这样老一辈科学家们正用他们渊博的知识和爱国奉献的精神激励我们奋勇向前!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制造